返回 我成了大明勋戚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285 邪恶秩序 (二合一)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妙书网]https://m.miaoshula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明朝历史大事记中,沉忆辰唯独对于郭琰建造下番宝船一事知之甚少,没有以往的历史上帝视角。

    原因就在于这等下西洋的大事,按常理来说应该是举国皆知,史书、实录详细记载,以供后人评说。

    可事实上却完全相反,《明史》、《英宗实录》里面几乎找不到任何有关于下番海船的描述,后来还是挖出了郭琰的墓志铭,才得以让这段历史重见天日。

    所以沉忆辰是完全不知道郭琰造船进度,以及朝廷造船款项的拨付情况。

    毕竟他要关心的事情太多,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,能提前布局让许逢原授官福建,已经算一个入仕几年低阶文官的操作极限!

    “这几年跟倭奴走私贸易,你赚到了多少钱?”

    虽说朱祁镇是个坑货,但沉忆辰却没办法当个甩手掌柜。

    先不说皇帝下令,身为臣子不得不从这种无奈。就单论大航海时代的来临,落后就要挨打这种国运争夺,哪怕面临再大的困难,沉忆辰都不可能置之不理。

    没钱造船,那就想办法去搞钱!

    这种事情沉忆辰不是第一次做,当初出镇山东缺河工银,江南商家、地方大户、布政司官府、乃至朝廷盐场钞关,他是从上到下薅过一遍羊毛。

    如今大不了故技重施,反正自己也不是个什么道德无暇的完美直臣。

    不过考虑到福建还有平叛维稳的需要,沉忆辰暂时不能把主意打到地方官府跟大户身上,只能从许逢原这里调集一些资金,先让福州宝船厂恢复正常运转。

    “赚了大概十几万两银子,可我现在手上一分钱没有。”

    许逢原一听到沉忆辰问这话,就大概知道了他的想法,脸上面露难色。

    “十几万两银子不少,怎会没钱?”

    正统朝时期海外白银还没有大量流入,加之通货膨胀抑制很好,十几万两银子相当于临清关这种朝廷出这句话,他不仅仅要节省中间环节,就连海上运输都没打算放过。

    当年自己是一穷二白没船没人,不得不借助倭奴海盗的船只,把货物运输到倭国进行贸易。如今宝船调动不得,可太平船厂的粮船、坐船,掌控在许逢原的手中。

    哪怕只是下番宝船的配套船只,对于这个时代其他国家而言,依然是不敢直视的艨艟巨舰。

    正统年间的大明,不是宣统年间的大清,它拥有着这个时代唯一的远洋舰队,倭奴只配顺者昌,逆者亡!

    许逢原听懂了沉忆辰的意思,可问题是他可没有对方的无法无天。太平船厂的下番舰队配套船只,是掌控在自己手中没错,但它们是朝廷官船啊!

    用朝廷官船去公然违法与倭奴走私,换作别人身上恐怕就连想都不敢想,沉忆辰还真打算去做?

    “沉兄,下番官船用来与倭奴走私,此事没办法掩人耳目,朝廷若是追究下来,该如何是好?”

    “那就不让朝廷知道便是。”

    “不让朝廷知道?”

    这下许逢原完全蒙圈了,就算不是完整的下番舰队,这些船想要开动起来,需要的水手恐怕也是数以千计。

    人多口杂,更别说数千人之多,如何能不让朝廷知道?

    “你担任长乐知县多年,加之这批船掌控在手中,应该有些信任的水手班底吧?”

    “有些,但不足以完全驾驭船队。”

    “留下足以信任的人,剩下的我很快会给你补足。”

    “恕在下愚钝,沉兄你到底如何补足?”

    面对许逢原这一脸茫然的样子,沉忆辰笑着回道:“等到福建战事结束,招安了这么多矿工炉丁,总得给他们安排一个去处。”

    对于叶宗留这批矿工,说实话沉忆辰早就谋划已久,后世戚家军的优质兵源,让他们招安后回归当个农家子,属实有些大材小用。

    与其一百年后再去抗倭,不如现在动手防患于未然。

    征战海外,可能才是最适合他们的归宿!

    听到沉忆辰原来是这番安排,许逢原忍不住鼓掌赞叹道:“沉兄不愧为三元及第,运筹帷幄之才堪称当世孔明,招安矿工去担任下番水兵,简直一举两得,还免了后顾之忧!”

    “许兄言过了,谋事在人成事在天,想要招安终究没那么简单。”

285 邪恶秩序 (二合一)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