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从逆练辟邪开始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51章人中之最,不老长生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妙书网]https://m.miaoshula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

    即见仙人,岂能不求长生之道?

    林平之背对着他们,极目远眺,悠然道:“以武为用者,如尔等这般,终身不过悍勇武夫。守前人之学,逞匹夫之勇。争强斗狠,为名利情仇而厮杀。

    武学是工具但不能只是工具,不能一知半解,只知用法。更要深究其根源,为何而练武?什么是武?人身精气为何能化作真气?真气有什么秘密?人的身体又藏着什么秘密?”

    林平之一连提出数个问题。

    这些问题,林平之自从在南宋皇宫观尽藏书,就在思索。

    不明白这些道理,即便能将一门武学练至大成,亦不过是独有勇力的武夫。唯有推陈出新,自出机杼,推出新的道理,才能成为武学的大宗师。

    林平之自觉自己也就比武夫高明一点,算不上真正的大宗师。虽然自己也和一些惊艳之辈,创造出种种武学,甚至因此得益,超脱凡俗,但也只是集合众人的智慧站在前人的肩膀上,不是全靠自己的能力完成。

    自己资质不差,积累也足够,只是一直没能静心揣摩,将一身积累彻底化为己用。

    也就比以武为用高了一点。

    即便能凭借武力镇压当世,亦不过草莽匹夫之流。执着于力,没有包罗天地的大智慧大胸怀。

    是以他来到这个世界,暗下决定,在华山绝来,学武也不能只是单纯学武,也要像读书人一般,穷经皓首参悟其中真意?”

    “有何不可?你何曾见过一个不通经典之人成为武林高手,成为武学宗师?真要是智慧通达之士,一门最简单的武学,都能玩出花来。”

    “强大的功法,代表更深层次的武学智慧。若连一门最简单的功法都理解不透,就算给你们绝顶神功,也只能望洋兴叹。”

    “文盲想练成绝世神功万中无一,即便成了,要成为大宗师也是千难万难。”

    年轻人郑重点头:“晚辈明白了!”

    “好了,不提闲话,我接着说以武为道。”

    “以武为道,我分为寻道,见道,行道三步。知行合一能脱武夫之列,诚心正意可寻武道之秘。如要臻至极境,唯有二者兼具。敏于心,锐于行,不断求索精进。”

    “学前人之法,意指走前人之道,不离桎梏。唯有寻到自身之道,才能脱前人之法。”

    “寻道而见道!纳百家之法,成一家之言,照见己道。”

    林平之曾在陆小凤世界寻到自身之道,在天下第一世界完成功体,方才见到自身之道的成果。所用功夫,绝非一朝一夕。

    “所谓行道,意指一言一行契合自身之道,不违心,不逾矩。若违背己道,必将走火入魔,万劫不复。”

    此言绝非林平之信口开河。

    以张三丰为列,太极之道,包罗万物,圆融一体。若他所行违背此道,行掠夺杀戮之事,必然也是境界逆转,走火入魔的下场。

    太极不单是一部功法,更是一种伟大的思想。无所不纳,无所不容,任何人学他的道理,都不会限于桎梏,反而可以从中踏出一条自己的路。而不至于像其他极端之道,只能容一人行走。

    这就是大宗师的伟大之处,他们开创的是通天大道,能济苍生能救万民。

    如同圣贤!

    而非一人之道,路小人稀,走到最后只容得下一人。

    林平之所悟剑我如一之道!人如剑,心如剑。剑者,锋芒也!这是一条百折不挠,不磨其锋的前行之道。

    宁在直中取,不在曲中求。

    这是一种不妥协,不认输,永远都在不断前进的精神。

    亦属一条大道。

    而像西门吹雪那般的无情剑道,却属于一人之道,只能容他一人行走。

    当然这并不代表,这种道比林平之和张三丰弱,只是不适合于天下人罢了。

    “前辈字字珠玑,晚辈等人受益匪浅!”一个褐色长袍之人弯腰一礼。

    林平之没有回头,郑重道:“记住一句话,知识就是力量,通达智慧远胜匹夫之勇。”

    wap.

    /47/47803/13359816

第151章人中之最,不老长生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