荧惑守心?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妙书网]https://m.miaoshula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任何人,提出的意见都是非常中肯有理,始皇帝也经常赞叹。因此隗状告老之后,始皇帝便拜冯去疾为右丞相。
此时,听始皇帝问起此事,冯去疾心中一惊,这件事关系到始皇帝的威严,可谓事关重大,稍有不慎便可能触怒始皇帝。冯去疾目睹了这些年来,在丞相李斯的主持下,秦国的法令日益严苛,很多无辜之人死于非命,不仅六国旧贵族,就连天下普通百姓对秦国都非常愤恨,因此委婉的觐见道:“臣以为此事无论查多久都是难以查出结果的。”
始皇帝问道:“丞相何出此言?”
“我大秦法令严苛,百姓动辄得咎,数年以来,惩处之人数以万计,这些人及其家人都会心怀怨恨的。”
“我大秦令出必行,就是要让百姓恐惧,这样就不敢包藏祸心,行奸逆之事,如今怎么会查不出一桩谋反之案?”始皇帝仍然不解。
“陛下是否还记得上次调查泄露皇帝言论之案?此事与其同出一辙,如果行事之人承认,必然是死罪,不承认或许还有可能生存。”
“那为何没有告发之人呢?”
“秦法要求告发要有证据,其一,证据并不好找,没有证据告发也是要被治罪的。其二,知道谋反之事而不告发,本来就与谋反之人同罪,他们怎么敢出来告发呢?”
始皇帝默然良久,道:“或许大秦的律法是过于严苛了。但有法若不执行就体现不了法令的威严,无法以此治理国家。”
于是始皇帝仍然下令将附近的人全部抓起来处死,并用火把石头烧毁了。
得知数千百姓因此被杀,冯去疾无奈的摇了摇头,哀叹道:“大秦天下可能维持不了多久了!”
不觉间,有过了一年,始皇帝开始觉得两眼昏花,牙齿松动,为防万一,始皇帝下令征发更多的民力修建骊山陵墓,日夜忙碌在工地上的民工就多达七十二万。很少来骊山陵墓的始皇帝,现在却越来越频繁的来到此处查看。
一日,始皇帝再次来到陵墓探查。一行人先是花了一个时辰绕着陵墓外围转了一圈,然后在丞相李斯和少府章邯的带领下进入地宫。只见进入地宫的通道达十二尺之高,八尺之宽,两侧均用隔水的青膏泥涂抹加固,里面道路四通八达,宛如一个迷宫,这都是为防止盗墓者而设计的。章邯边走边说:“地宫道路是按照八卦设计的,如果没有识得道路之人带领,走出任何一个岔路口都会触碰到机关,必死无疑。”
始皇帝不断称赞章邯用心,一行人走了大半个时辰方才到达地宫中央。
地宫东西长一百二十丈,南北宽六十仗,其内全部按照咸阳皇宫布置。地宫内到处忙碌着各种工匠,有的在侧面的墙壁上雕刻,有的在要跟父皇出游,兴奋异常,非要弃车骑马而行,以便观察外面的风景,始皇帝无奈,只得答应了他的要求。
车驾一路浩浩荡荡往东巡游。此番出行,始皇帝命人沿途祭拜各路神仙,希望神仙能够赐福保佑大秦。
始皇帝走到云梦,朝九疑山方向望祭虞舜。浮江而下,观览籍柯,渡过江渚。途经丹阳,到达钱塘。钱塘之地,物阜民丰,百姓夹道欢迎,内心十分高兴。
胡亥见此情形也玩心大起,对赵高说:“想不到天下还有这么多好玩的东西,以前在宫中真是少见多怪了,还以为天下没几样好玩的东西呢!”
赵高暗暗发笑,说道:“以后公子可要经常跟随陛下出巡,这样便会有得玩了!”
“那是当然!”
不久之后,一行人渡过长江,来到会稽。眼前却是另一番景象,其地虽然沃野千里,却大多荒废,无人耕种,路上也是人烟稀少,萧瑟万分。
始皇帝感到奇怪,问道:“此地距钱塘仅一江之隔,为何如此萧条?”
丞相李斯答道:“二十八年,项燕之子项超曾在此带兵与我大秦周旋,后被蒙恬率军剿灭,诛其九族,当地百姓因此受到牵连,牵连被杀者不计其数。其后,此地百姓又被课以重税,向来百姓逃亡甚多!”
始皇帝心道,看来当年对六国贵族的惩罚也确实过于严厉了,其地十年之后仍然不能复其元气,可悲,可叹啊!于是始皇帝下令免除会稽百姓十年赋税,使其尽快恢复。
一行人登上会稽山,祭祀大禹,又望祭南海,始皇帝命树立石碑,刻辞颂扬秦朝的功德。碑文说:
皇帝休烈,平一宇内,德惠脩长。三十七年,亲巡天下,周览远方。
遂登会稽,宣省习俗,黔首斋庄。群臣诵功,本原事迹,追首高明。
秦圣临国,始定刑名,显陈旧章。初平法式,审别职任,以立恆常。
六王专倍,贪戾泬猛,率众自彊。暴虐恣行,负力而骄,数动甲兵。
阴通间使,以事合从,行为辟方。内饰诈谋,外来侵边,遂起祸殃。
义威诛之,殄熄暴悖,乱贼灭亡。圣德广密,六合之中,被泽无疆。
皇帝并宇,兼听万事,远近毕清。运理群物,考验事实,各载其名。
贵贱并通,善否陈前,靡有隐情。饰省宣义,有子而嫁,倍死不贞。
防隔内外,禁止淫泆,男女絜诚。夫为寄豭,杀之无罪,男秉义程。
妻为逃嫁,子不得母,咸化廉清。大治濯俗,天下承风,蒙被休经。
皆遵度轨,和安敦勉,莫不顺令。黔首脩絜,人乐同则,嘉保太平。
後敬奉法,常治无极,舆舟不倾。从臣诵烈,请刻此石,光垂休铭。
wap.
/49/49550/13930790
荧惑守心?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