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一百四十八章 高瞻远瞩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妙书网]https://m.miaoshula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太阴、厥阴、少阴。

    肢体外侧面的前、中、后分别称为阳明、少阳、太阳。

    六条手上的,六条足上的。

    这“六脉神剑”,只写了右手一套,想来段家老祖思平公,是右手用剑之人,所以只创了右手六脉。

    郭默在想,自己会“左右互搏”,如果内力够强,理论上是否也应该能够开发出左手的“六脉神剑”呢?

    他把这个想法告知了“一灯”大师,“一灯”也点头称赞,只不过善用左手的人太少而已。

    而且,单单“六脉”,都没有多少人能练出来,这要是扩展到“十二脉”,想想都有些骇人听闻。

    少商剑:剑路雄劲,颇有石破天惊,风雨大至之势。

    商阳剑:巧妙灵活,难以捉摸。

    中冲剑:大开大阖,气势雄迈。

    关冲剑:以拙滞古朴取胜。

    少冲剑:轻灵迅速。

    少泽剑:忽来忽去,变化精微。

    “一灯”、郭默二人这一开练,就忘记了时间。

    虽然事先已经告知众人,二人练功之时,如果忘却了时间,无需理会,就当是二人在“露天闭关”吧。

    可是,剩下的人,无论是“渔樵耕读”四大弟子,还是黄蓉,谁又能真的不去关心这二位呢?

    “朱师兄,要不咱们叫醒他们吧?这不吃不喝了,已经十天了。”

    过去了这么多天,黄蓉已经跟“渔樵耕读”四大弟子混熟了,也一口一个师兄地叫着,而这四人也喜欢这个聪明漂亮的“小师妹”。

    最主要的是,这个小师妹,武功居然跟他们在伯仲之间,貌似只有老四朱子柳能压她一筹。

    黄蓉才多大?而且很快又面临突破一流境界。

    倒是黄蓉的一手厨艺,彻底征服了几人。

    本来他们都在修炼“一阳指”,黄蓉和朱子柳已经掌握了“一阳指”的功法,缺的就是多加练习和实战。

    而其他三人,还尚需多下功夫。

    但是,连续好几天没见到“一灯”和郭默,众人也没心思安心修炼了。

    纷纷到后山,离得远远地看着场中的“一灯”和郭默二人。

    有时候,他们各自修炼;有时候,却又对战在一起。

    有时候,二人唇枪舌剑地,讨论个不休;有时候,居然盘膝而坐,几个时辰都不睁眼的......

    黄蓉已经提议好几次了,“渔樵耕读”几位,可没一个人敢过去叫他们的。

    这四人,先前是“南帝”的臣子,后来又是“一灯”的徒弟,双重身份的转变和存在,让他们在内心深处更加地敬重自己的老师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——小友,咱们的修炼也应该告一段落了,再不回去,那几人恐怕就要忍不住冲过来了。”

    十多天的修炼,二人对“六脉神剑”也有了更深的认识,连带着本身的武功都有些许进境。

    到现在为止,“六脉神剑”二人各自练成了“四脉”。

    只是“一灯”觉得,郭默应当是“藏拙”了,想必是不想明面上把自己这个老和尚比下去。

    倒是十多日的相处,“一灯”对郭默的称呼,一变再变。

    先是“施主”,其后“贤侄”,再后“小子”,一直到现在,对郭默的称呼变成了“小友”,这已经算是把郭默,看成跟他自己同一级别的存在了。

    “师傅......”

    “师傅......”

    “‘一灯大师、默哥哥,我今天做了一大桌素菜,你们二人赶快洗漱一番,过去吃吧,要不然又被四位师兄给吃光了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哈——”众人一阵大笑。

    “蓉儿的厨艺,老衲一定好好尝尝。”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“小友,这就要走了吗?”

    “一灯”大师,难得的流露出一丝不舍。

    郭默、黄蓉的到来,时间已经过去了快三个月了。

    春天再次到来,满山的草木,已经开始萌发勃勃生机。

    “大师,这‘天蟒的‘蛇胆果然不凡,您现在的境界恐怕不是简单的‘绝话,他总是说出一些令人深思的话来,彷佛历经沧桑的感觉,可他偏偏才二十出头。

    “如果您没有什么特意的安排,我建议,您还是让‘渔樵耕读四位师兄,归于朝廷吧。”

    “一灯”大师,没想到郭默提的,居然是这样的建议。

    虽然这些天来,他们除了武学,  也探讨过很多关于朝廷、军队、民生、经济等领域的话题。

    “一灯”大师,只当是郭默好学的表现,也就尽己所能,倾力相告。

    “小子自幼在‘大漠长大,亲眼见证了蒙古的崛起,准确的说,是见证了‘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崛起。”

    “他于几年前,已经统一了蒙古各部,现在想必已经开始西征西夏、西域诸国,东征高丽等地。”

    “那是一个好战的民族,即便铁木真已经年迈,但他的继任者也必定将征战进行到底。”

    “东征西讨之后,南下是必然的,您觉得金国、宋国、或者大理,谁能独挡其锋?”

    “大师,您虽已出家,但毕竟根在大理。郭默人微言轻,大师却是有能力做些事情的,多做些准备总是好的。”

    “一灯”大师,没有说话,静静地听着郭默的分析。

    他虽然没有见过铁木真本人,单是从“成吉思汗”的称号,就能看出此人的胆略和志向。

    “一灯”毕竟是做过几十年皇帝的人,目光和眼界同样不凡,又怎能听不出郭默这话里涵盖的信息和智慧。

    只是让“一灯”感到震撼的是,这个年轻人,武学上突出也就罢了,怎么在这大局观方面,竟然有如此高瞻远瞩的眼光?

    单单作为一个武林人物,可惜了,要不......

    “一灯”突然觉得,要是把大理交到此人手上,是否能结束眼前国内的掣肘呢?

    加入书签

    wap.

    /50/50658/14206741

第一百四十八章 高瞻远瞩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