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九十一章 双城故事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妙书网]https://m.miaoshula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「什么?燕王殿下,你......」
郭默慢条斯理的话,惊得金国来使再次从椅子上站了起来,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的大宋燕王。
没错,大金国出使洛阳燕王府的人,正是耶律楚材。
在真实的历史中,耶律楚材是蒙古帝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,他是辽朝东丹王耶律倍八世孙、金朝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。
在金仕至左右司员外郎,蒙古军攻占金中都时,成吉思汗收耶律楚材为臣,耶律楚材先后辅弼成吉思汗父子三十余年,担任中书令十四年之久。
耶律楚材,提出以儒家治国之道,并制定了各种施政方略,为蒙古帝国的发展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。
乃马真后称制时,耶律楚材遭到排挤,渐失信任,他因此抑郁而死。后赠经国议制寅亮佐运功臣、太师、上柱国,追封广宁王,谥号「文正」。
一个从大金国半路归降之人,能在关系错综复杂的蒙古帝国取得这样的政绩和殊荣,此人无疑算是当时的异数。
没想到,在这个时空里,大金国的朝廷提前退到了汴梁,耶律楚材也随之跟了过来,彻底「改变」了自己的命运。
「晋卿啊,你是一个有远大抱负之人,无论从军从政,还是律法术数,甚至历法文学,诸法皆通,可谓难得的全才。」
「本王知道,一个许州知州还是小了,不过你初来乍到,本王也不好贸然将你放到高位,就在许州知州的位置上,先把这次天灾扛过去。」
「一年半载之后,或许会有更大的舞台等着你,就再挂一个燕王府「记室参军」的名头吧,有些事情操作起来也方便一些。」
郭默没有理会耶律楚材的惊讶和疑问,自顾自地在那里说着,旁边的赵汝述和老程珌也傻眼了。
还能这么操作?
殿下今日不是魔怔了吧?
「那个......殿下,耶律使者是大金国派来求助的使者,不是咱们大宋的官员。」
赵汝述眼望着郭默,好心地提醒道。
「哎,赵长史,你的眼光不能这样的死板,现在是大宋、大金、西夏、蒙古等诸国并立,说不定再过些年,华夏就重归一统了。」
「我们都要在心理上做好万全的准备,要不然就会被历史给淘汰掉的。」
「程尚书,方才本王所说那几个条件,你以大宋礼部和燕王府的双重名义,向金国的完颜守绪提出交涉。」
「如果他同意这么做,你们就马上着手安排许州的官员组织搭建,并让岳翱亲自率领两万「岳家军」驻扎过去。」
「如果完颜守绪不同意,也没有关系,咱们就费点儿事,再等两个月,或许还能把筹码再增加一些。」
说这些话的时候,完全就没避着耶律楚材,让这位满腹韬略之人,竟找不出一言来为自己辩驳,眼睁睁看着老程珌出去办事了。
「燕王殿下,你要强留在下吗?」
对于郭默这样粗暴的举措,耶律楚材一时难以适应,但是却也不愿意束手待毙。
「晋卿何出此言?你来出使,所求之事无非是解决金国目前的困境,面对饥荒,粮食不足吧?」
「那只能买粮,或者遣散民众了吧?现在你们汴梁的粮价涨到了多少?解决这些饥民的温饱问题,需要付出多少粮食?」
「本王不知道,大金国是不是有那么多钱来购买粮食,就算是有钱,完颜守绪又愿不愿意拿来购粮济民?」
「我这四州府之地,同样也遭了旱灾,虽然提前做了些措施,最多也只是能自保而已。」
「你若是本王,你愿意让几十万饥民直接冲击这四州之地吗?所
以要一个许州,也只不过是为了给大金国的饥民一个安身之所罢了。」
「即便是本王接收了这些饥民,但金国的军队呢?总不能也过来吧?因此,本王才愿意再送金国三十万石粮食。」
「用三十万石粮食换晋卿过来,我相信你们的国主会愿意的。至于晋卿的自由,没有人限制你,腿长在你脚上你完全可以来去自如。」
「只不过,本王建议你先在河南府和汝州,走一走看一看,以便于今后在许州更好地开展当地的政务。」
好嘛,这还是一副将对方吃的死死的样子。
「你......你......」
耶律楚材「你」了半天,也没说出一句话。
这时,武南天已经让人送来了饭食。
三荤三素六个菜,这在现在大饥荒将要到来的时候,已经算是超高的标准了。
「殿下啊,您这是打算过年啊?已经有段时间没吃过这样丰盛的酒席了,哈哈,老朽就不客气了啊——」
一旁的赵汝述先说话道,他想吃席是假,说给耶律楚材听才是真。
既然自家殿下想招揽此人,作为燕王府的长史,他又怎能不尽力去周旋?
之所以这样说,赵汝述既想告诉耶律楚材,燕王殿下对他的重视,又要告诉耶律楚材,平时燕王殿下可是节俭的很。
不能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,外面都要闹粮荒了,你燕王府里还大鱼大肉,这样一来成何体统?
「哈哈,晋卿来的不巧,要是早来几个月,绝对要更丰盛一些,现在这样已经算是奢侈了。」
「不过,美食虽然差点儿意思,美酒却还不错,「英雄醉」和「美人泪」,晋卿选一个吧——」
又是一顿热情地招待,郭默、赵汝述和耶律楚材三人入席,没多久老程珌也风风火火地跑了回来。
「殿下,您这可不厚道啊,把老程安排出去干活,自己却在这里大口喝酒、大碗吃肉,老程要动本参你「虐待老臣之罪」——」
老程珌都不用人招呼,很自觉地在旁边坐下,还顺带把桌子上的「英雄醉」拍开了。
看着眼前这对君臣相处的方式,即便是博闻强记、经多见广的耶律楚材也愣住了,又想起方才在后宅里听书的场面,耶律楚材陷入了沉思。
这种种一切无不表明,眼前的燕王郭默,完全是一副开国明君的架势啊?
可是,他只是一个藩王而已,虽然被大宋官家赐予了「赵昊」的名字,本身却是姓郭的,这样的人能最终登的做吧,以我大金大局为重,朕只好对不起晋卿了,让他先回来吧。」
......
郭默继续着每日正常的生活,而耶律楚材竟然安心地在燕王府里住了下来,每日还和赵汝述、程珌一道,去听郭默的「封神演义」。
三日之后,派往汴梁城的使
者回来了,并没有带回金国皇帝的回信,而是说对方要认真商议一番。
再过两日,汴梁城又来人了,却是来召耶律楚材回去的,说是陛下有要事相商,让其见诏速回。
没办法,耶律楚材只好向郭默提出了告辞。
郭默也没挽留,只是说了句:本王就在洛阳城等你!
耶律楚材还是离开了,带着满满的不解。
他不明白,为什么陛下还不尽快做决定,难道不知道多拖延一日,就多一天的风险吗?
「殿下,你怎么不告诉耶律楚材,他已经被金国的皇帝抛弃了啊?」
耶律楚材走后,老程珌不解地问道。
「哈哈,老程啊,你也不想想,像耶律楚材这样心高气傲之人,如果不让他回去亲身遭受一番打击,日后如何死心塌地为殿下做事?」
郭默还没说话,旁边的赵汝述就给出了他解释。
「哎,我说老赵,我的好六叔,本王有你想的那么阴险吗?你怎么总是把我往邪恶的路子上想?本王这是在助力耶律楚材的成长啊——」
郭默的手里,正拿着这几天,陆陆续续从汴梁城发回来的密信,都是安插在汴梁城的「听风」发回来的。
汴梁城,作为金国的国都,又离着洛阳城这么近,这几年下来潜伏在汴梁的「听风」成员可不少。
遍布到各行各业,甚至大金的皇宫里,都有「听风」收买的线人。
因此,当日发生在金皇宫龙德宫里的事情,第三天一早,密报就放在了郭默的案头。
对于完颜赛不那点儿小伎俩,郭默明白的透透的,却也不打算揭穿他,事后自有法子对付他。
大金国舍弃的饥民和耶律楚材,在郭默的眼里,可比三十万石粮食和整个许州城重要多了。
人口和人才,是决定国与国之间角力最终胜负的基础,当然你需要先填饱肚子再说。
这一来二去的,又过去了六七天的时间。
「封神演义」也已经过半,众人的情绪却依然高涨,甚至河南经略安抚使兼任河南知府的杜杲,在偶然听过一次之后,都有意无意地,又制造了几次「偶然」。
黄蓉也出了月子,他们家老四,这位「雷震子」却格外的能吃,为此燕王府还特意找了两位奶妈。
短短一个月,郭默都觉得这小子长大了不少,难道这家伙不是「雷震子」,而是「哪吒」?
好吧,最近总在说「封神演义」,连郭默自己都有些魔怔了。
燕王府里,练武的氛围却出奇的更浓了。
郭默讲得完全是神话传说,这帮人却不约而同地,想到了别的地方去。
江湖中,武功是分着等级的,大多数的人都属于不入流。
练到一定程度,够看上一眼的,就是三流境界,这样的人就可以称得上是高手,不过只是「三流高手」罢了。
江湖中很多小门小派的帮主或长老
第二百九十一章 双城故事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