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重生80年代做产业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2章 分档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妙书网]https://m.miaoshula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排到前几名。

    只从一点就可以看出他们的不同。

    长安、虎门、塘厦、凤岗、清溪等几个公社的人,自始至终根本就没来找过梁永丰。

    除了受山的影响,东莞发展还受河的影响。

    东江自北南下,纵切了整个东莞。

    东江的平均年径流量有两三百亿立方米,就算放在全国都是一条不小的河。

    按说这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。

    但是广东地处亚热带,河流径流量受季节的影响非常大。

    在莞城镇上游不到10公里的石码公社,梁永丰特意打听了一下这方面的情况。

    夏季洪水来临的时候,东江水深可达十一二米。

    这个水深已经达到了长江下游江苏段的水平,可以直接停靠5万吨级的海轮。

    但是到了冬季枯水季节,石码公社的航道水深往往只剩下一两米。

    河道内到处都是浅滩,长期以来只能达到七级航道的水平,通航50吨以下的小船,根本支撑不了工业发展。

    反而由于地下水过于丰富,推高了在这里建设厂房的难度。

    除非下大力气疏浚河道,或者建设众多桥梁,否则这些地方很难发展起来。

    此时的东莞还没有资本搞这些大工程。

    经过对多个公社的考察,梁永丰心里给这些镇、公社大体分了三档。

    第一档是莞城、附城、万江三个镇和公社。

    这里的地要尽可能多买,买了就可以直接开工。

    第二档是厚街、寮步、大岭山等公社。

    这些公社的地暂时要少买,看情况再开发。

    第三档是石码、道落等公社。

    这些公社的地,暂时只能买一点意思一下,短时间内,梁永丰也没有开发这些地方的打算。

    时间很快过了一个多星期,梁永丰手下的队伍也扩充到500人以上。

    不少问题摆到了梁永丰面前。

    首先是后勤问题。

    之前职工的伙食都是自己解决,那时候他们人少,几个工地距离莞城镇也近,可以直接到莞城镇的小摊吃饭。

    改革开放已经开始了一年多,深圳、东莞这边发展迅速,很多小吃摊已经不受粮票限制了,摊有钱有就行。

    现在随着摊子铺开,未来还有要到附城、万江,甚至厚街、寮步等公社建厂房。

    这些地方远离县城,吃饭就成了大问题。

    而且梁永丰手下的职工都是湖南、湖北、贵州、广西这些省份的,大多数人喜欢吃辣。

    东莞本地的饮食习惯是咸香偏甜,不符合他们的口味。

    梁镇早就跟梁永丰抱怨,嘴里没味了。

    其次,梁永丰如今在东莞也是名人了。

    所谓不怕贼偷,就怕贼惦记。

    何况他还是个外乡人,难保没有人眼红。

    安全工作必须重视起来。

    第三,他的招商广告已经在《香港商报》上开始刊登了。

    这两天,电话铃声一天到晚响个不停。

    梁永丰的生意刚刚打开局面,不能一天到晚被电话困在屋里。

    他必须建立一个管理机构,把自己从这些简单、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。喜欢重生80年代做产业请大家收藏:

第22章 分档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